(乡村行·看振兴)镇上建起“土地驿站” 农田变良田撑起农民“钱袋子”
(乡村行·看振兴)镇上建起“土地驿站” 农田变良田撑起农民“钱袋子”
(乡村行·看振兴)镇上建起“土地驿站” 农田变良田撑起农民“钱袋子”中新网濮阳7月1日电 题:镇上(zhènshàng)建起“土地驿站(yìzhàn)” 农田变良田撑起农民“钱袋子”
进入盛夏,河南省濮阳县鲁河镇田成方、路成行、渠成网,一眼望去高标准农田连接成片,新型“土地驿站”规模化经营将(jiāng)农田变良田,赋能耕地(gēngdì)增值,撑起了农民的“钱袋子”。今年上半年,该镇(gāizhèn)集体经济收入(shōurù)215万元,同比增长9.7%。
鲁河(lǔhé)镇地处豫北平原,耕地资源丰富,但长期以来(chángqīyǐlái)存在土地分散、农户种植效益低等问题。
自2021年以来,该镇探索建立“土地驿站(yìzhàn)”服务平台,通过整合闲置土地、提供全流程托管服务,推动(tuīdòng)农业集约化发展(fāzhǎn),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,建成了高标准农田3.9万亩,占(zhàn)总耕地面积的半数以上。
26日,鲁河镇党委副书记王凤华受访时表示,该镇目前形成了“镇联合社+村合作社+土地驿站(yìzhàn)”发展模式,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委托给“驿站”,镇联合社统一对接农机(nóngjī)合作社和粮食收购方,对“土地驿站”内土地经营主体实行(shíxíng)“种、管、收、销(xiāo)”一体化服务。
图为鲁河镇(zhèn)“土地(tǔdì)驿站”高标准农田进行收播同步作业。 张昕亮 摄
鲁河镇后杜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(hézuòshè)通过(tōngguò)“土地驿站”获得了(le)1100亩土地。该合作社董事长孙来盟介绍,村里劳动力受限,八成以上农户选择将农田交给“土地驿站”,在农技人员专业指导下,农户减支增收显著,“村里加入‘土地驿站’的有230户,每亩(měimǔ)地耕耘成本会比原先降低150元左右(zuǒyòu)”。
“以前自己种地一年忙到头挣不了多少钱,现在通过‘土地驿站’能拿租金和分红,闲下来也能在家(zàijiā)带孙子。”后杜堌村村民(cūnmín)孙先营介绍说,其家里的六亩地加入“土地驿站”已有四年,土地流转(liúzhuǎn)费由亩均500元提高(tígāo)到了800元,还不耽误家里劳动力外出务工。
“‘土地驿站’为鲁河镇解放劳动力一万余人。”该镇党委书记田志鹏表示,每年(měinián)可增加外出务工(wùgōng)收入3.6亿元,在土地租金和分红收益上,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800万元(wànyuán)。
鲁河镇激活农村资源要素,在破解“谁来种地(zhòngdì)”难题之余,将农田变成良田,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。“土地(tǔdì)驿站”通过(tōngguò)土地平整、土壤改良、测土配肥等方式,提升了2878.28亩土地的地力,整治郑济高铁和濮卫(púwèi)高速料场临时占地改良土地174.5亩。
4年来(niánlái),“土地驿站”让鲁河镇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,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、2万亩绿色小麦产业园、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、大棚种植等(děng)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相继在这里(zhèlǐ)落户。
鲁河镇农田变成(biànchéng)良田的(de)经验做法仅仅是河南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(gāobiāozhǔn)农田8808万亩,占全省农田的78%。
今年5月,河南省出台的《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(xiāngcūn)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》(又称“省委一号文件”)提及,稳定提升粮食(liángshí)(liángshí)产能,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,落实粮食生产支持政策,确保粮食等重要(zhòngyào)农产品稳定供给。
同月,河南省(hénánshěng)出台的《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(zhìliàng)完(wán)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》提出,到2035年,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955.52万亩,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837.89万亩,力争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(jiànchéng)高标准农田,为(wèi)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奠定坚实基础。(完)
中新网濮阳7月1日电 题:镇上(zhènshàng)建起“土地驿站(yìzhàn)” 农田变良田撑起农民“钱袋子”
进入盛夏,河南省濮阳县鲁河镇田成方、路成行、渠成网,一眼望去高标准农田连接成片,新型“土地驿站”规模化经营将(jiāng)农田变良田,赋能耕地(gēngdì)增值,撑起了农民的“钱袋子”。今年上半年,该镇(gāizhèn)集体经济收入(shōurù)215万元,同比增长9.7%。
鲁河(lǔhé)镇地处豫北平原,耕地资源丰富,但长期以来(chángqīyǐlái)存在土地分散、农户种植效益低等问题。
自2021年以来,该镇探索建立“土地驿站(yìzhàn)”服务平台,通过整合闲置土地、提供全流程托管服务,推动(tuīdòng)农业集约化发展(fāzhǎn),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,建成了高标准农田3.9万亩,占(zhàn)总耕地面积的半数以上。
26日,鲁河镇党委副书记王凤华受访时表示,该镇目前形成了“镇联合社+村合作社+土地驿站(yìzhàn)”发展模式,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委托给“驿站”,镇联合社统一对接农机(nóngjī)合作社和粮食收购方,对“土地驿站”内土地经营主体实行(shíxíng)“种、管、收、销(xiāo)”一体化服务。
图为鲁河镇(zhèn)“土地(tǔdì)驿站”高标准农田进行收播同步作业。 张昕亮 摄
鲁河镇后杜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(hézuòshè)通过(tōngguò)“土地驿站”获得了(le)1100亩土地。该合作社董事长孙来盟介绍,村里劳动力受限,八成以上农户选择将农田交给“土地驿站”,在农技人员专业指导下,农户减支增收显著,“村里加入‘土地驿站’的有230户,每亩(měimǔ)地耕耘成本会比原先降低150元左右(zuǒyòu)”。
“以前自己种地一年忙到头挣不了多少钱,现在通过‘土地驿站’能拿租金和分红,闲下来也能在家(zàijiā)带孙子。”后杜堌村村民(cūnmín)孙先营介绍说,其家里的六亩地加入“土地驿站”已有四年,土地流转(liúzhuǎn)费由亩均500元提高(tígāo)到了800元,还不耽误家里劳动力外出务工。
“‘土地驿站’为鲁河镇解放劳动力一万余人。”该镇党委书记田志鹏表示,每年(měinián)可增加外出务工(wùgōng)收入3.6亿元,在土地租金和分红收益上,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800万元(wànyuán)。
鲁河镇激活农村资源要素,在破解“谁来种地(zhòngdì)”难题之余,将农田变成良田,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。“土地(tǔdì)驿站”通过(tōngguò)土地平整、土壤改良、测土配肥等方式,提升了2878.28亩土地的地力,整治郑济高铁和濮卫(púwèi)高速料场临时占地改良土地174.5亩。
4年来(niánlái),“土地驿站”让鲁河镇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,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、2万亩绿色小麦产业园、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、大棚种植等(děng)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相继在这里(zhèlǐ)落户。
鲁河镇农田变成(biànchéng)良田的(de)经验做法仅仅是河南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(gāobiāozhǔn)农田8808万亩,占全省农田的78%。
今年5月,河南省出台的《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(xiāngcūn)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》(又称“省委一号文件”)提及,稳定提升粮食(liángshí)(liángshí)产能,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,落实粮食生产支持政策,确保粮食等重要(zhòngyào)农产品稳定供给。
同月,河南省(hénánshěng)出台的《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(zhìliàng)完(wán)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》提出,到2035年,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955.52万亩,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837.89万亩,力争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(jiànchéng)高标准农田,为(wèi)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奠定坚实基础。(完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